上週因為大停電的關係,所以跑了第二次試映,就是為了要看到這部在韓國已大破千萬、口碑更勝《軍艦島》,期待已久的宋康昊新片《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》。看似平淡無聊的片名和海報,實際上是來自真人真事改編,講述韓國的重大歷史事件「光州民主化運動(광주 민주화 운동)」(又名:518光州慘案)。以光州事件為題材的電影,在先前就看過了不少,像是《華麗的假期》、《薄荷糖》,甚至宋康昊的另一部代表作《正義辯護人》,也是以同樣時空背景的「釜林事件」為主題。
不同的是,《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》通過光州「外部」─ 外國記者和首爾計程車司機金四福(萬石)─ 的視野,看市井小民從嗤之以鼻(大學生不好好讀書在那邊抗議?)到親身體驗事件的衝擊,因平凡小人物的善意所造就民主進程的一大步。如同宋康昊說:『這部電影主旨不是還原那段歷史,而是想展現人性。』因此有別於正面展現歷史的慘烈,電影有大半還是保持輕鬆幽默的基調,穿插很多local的韓式笑點(“第一次看到跟房東借房租錢的”XD),以及各種冗長的閒話家常 XD尤其是金司機用生硬的韓式英文,和德國記者小西批各種互嘴和發牢騷,提供了本片的眾多笑點,只是韓國人的英文程度也太差,居然軍官長都聽不懂大學生英文實在太扯了。
![]() |
這個計程車司機好像有點萌 |
不得不說看宋康昊演戲就是過癮,獨挑大梁讓整部電影大大增添可看性,幾場哭戲都有不同的情緒蘊含其中、做好做足,真不虧是「演技怪物 」。逃跑清晨,在一片平和的順天,伴著『學生都是不良份子、被煽動的暴民、只有守職的警察死傷』的新聞,金司機平靜地大口吃完麵離開,這裡的鋪陳處理得很真實,不太過煽情地讓人等待著爆點的到來。這個乍看懦弱一心想「避開」的大叔,在歷經幾番內心交戰後、重寫歷史的霸氣倒車,對照片頭他對女兒所說「人要懂得忍耐」,讓人更加為之動容。不論是為了錢去釜山的計程車司機金四福,還是為了錢打官司的律師盧武鉉,在面對現實的衝擊,被喚起的良知與勇氣 ─ 所謂「做人的道理」,力道之強,都讓人對人性有了重新的定義。

而在《請回答1988》獲得高人氣的柳俊烈,前陣子才剛公開和惠利的戀情,可謂愛情事業兩得意,在片中飾演參與運動的大學生在植,扮相復古再創醜帥新境界,雖然角色本身一開始就散發著濃濃的便當味,但那可以感染世界的笑容依然讓人百看不膩,然後和柳海真演父子好有說服力XD

臨走前記者問金司機的聯絡方式,他留下了假資料,或許稍稍理解了為什麼。回歸家庭,迎向女兒期盼的臉孔,一個擁抱與啜泣。比起粗糙的激情,在平靜中更顯餘韻。而Jürgen Hinzpeter 2003年在韓國獲得了新聞大獎,也特別公開感謝『1980年5月帶領我到光州,勇敢的計程車司機金四福』,在電影尾聲播放記者在過世前一年錄製的影像,他想對音訊全失的金司機說:『希望能再次乘坐你的計程車,一遊覽充滿民主活力的新韓國。』這句話成為本片最動人的喊話。可惜真實的金司機據說在1984年就已經過世,無法親眼目睹民主化的韓國和記者的影像訊息了。

韓國民主運動走到今天,依舊有許多不滿現狀的人民,憑藉著良知與美好生活的嚮往,走上街頭與政權坑爭。去年的朴槿惠彈劾,也讓許多韓國人再度體驗了政治,以及參與其中、為之捍衛拼搏的價值。看完《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》不禁再度佩服韓國人真的很敢拍,什麼樣的題材都能碰觸,觀眾也很買單。聽說很多韓國人進戲院都看到哭,我想親身體驗過這段歷史的國人會更有感觸吧,也想著我們哪時能再碰觸白色恐怖相關的題材,製作許多「歷史課本沒教的事」的優秀電影,觸碰並撫平台灣人的傷痛與激情。
PS. 同行對韓國歷史和光州事件不熟悉的友人,也很能進入狀況,看完還默默評論「韓國人怎麼那麼會拍」XD
2003年5月18日 , 光州影像通過 KBS特別節目 <80年 5月, 藍色眼睛的目擊者> 首度播映
延伸閱讀:
紐約時報:軍隊開槍之後,計程車司機成為民主運動的英雄
資料來源:Garage Play 車庫娛樂
0 comment